很多不好好吃饭,爱吃点儿榨菜开胃的朋友一定会很快联想起一个名字:乌江榨菜。这个乌江是项羽自刎的乌江吗?此乌江,是长江上游的一个支流,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,从贵州北部流出,进入重庆东南,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,全长1037公里。在先秦至唐代称之为牂牁江,内江水、涪陵水等。唐朝时因设黔中道,因此唐宋又称其为黔江,乌江之名始于元朝时,蒙古人南下用蒙语记下的名字,后来音译就成了乌江。也就是说,在垓下之战时的秦末,黔渝之境内的乌江并不叫乌江,虽然乌江现在很出名,但是显然和项羽自刎的乌江无关。
二、广西之乌江
在广西境内也有一条叫乌江的河流,它是珠江水系西江浔江段的支流。这条乌江发源于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东王顶东麓,在平南县城汇入浔江。这条乌江的河道仅长约30公里。
三、湖南之乌江
湖南省内最著名的河流是湘江,也是湖南的母亲河,它有一条二级支流也叫乌江。它发源于湘潭市湘乡县羚羊山北麓,在宁乡市历经铺街道南太湖村和沩江汇合,全长约 79.5 公里。
四、江西之乌江
江西省内最大的河流赣江,是长江的支流,赣江也有很多支流,其中有一条比较大的支流也叫乌江。发源于赣州市宁都县和抚州市乐安县交界之处的灵华山西侧、吉安市永丰县大坪山东麓,主河长约167公里。
楚汉争霸之时,项羽、刘邦双方最后大决战的垓下之战古战场,位于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四十里的沱河北岸。广西、湖南、江西境内的这几条乌江和贵州的乌江一样,远离垓下之战的主战场,因此都不是项羽自刎之乌江。
接下来还有两个乌江,它们位于安徽省境内,都有可能是项羽自刎的地方。一个是安徽阜阳的乌江,一个是安徽马鞍山市和县的乌江。
一、安徽阜阳之乌江
作为沙颍河的支流,乌江发源于亳州市利辛县李寨,向南流经阜阳市颍东区、颍上县江口镇,过乌江闸汇入沙颍河,全长约33公里。这里距离灵璧不远,项羽会不会在这里自刎的呢?
我们看看史料是如何记载的,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记载:“项王至阴陵,迷失道。”阴陵在哪里?正义括地志云:“阴陵县故城在濠州定远县西北六十里。”通过这些资料记载,基本上可以确定项羽此时已经渡过淮河了,而阜阳则位于淮河以北。虽然项羽在此迷路,但是淮河他肯定不会搞错,绝不会再北渡淮河,因此阜阳的乌江并非我们要乌江。
二、马鞍山和县之乌江
在马鞍山和县东北约20公里,有个乌江镇,镇名来自于镇北的一条小河乌江河,在乌江河入长江之处被称为乌江浦,是东渡长江的渡口。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江水又北得黄律口,即乌江渡也。又锁石港,在旧乌江县东北五十里,入大江”。秦汉时期在此设置驿亭,名乌江亭,设乌江亭长。秦汉时,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,设有亭长一职。刘邦的泗水亭长和乌江亭长是一个级别。
项羽逃至此处,乌江亭长为他准备好渡船,劝他渡江回江东。奈何项羽心中愧疚,无颜见江东父老,不愿东渡,率部下同追击而至的汉军做最后一次惨烈的搏杀,然后自刎而亡。千年的沧海桑田,乌江河早不知所踪,不过在如今的和县乌江镇南驷马山引江水道边上,有乌江霸王祠,千百年来被人们认为是当时项羽最后搏杀和自刎之地。
不过,也有人对此有过质疑,如历史学家计正山就曾发表学术论文论述项羽其实是战死而非自刎,也不是在乌江,而是在今滁州市定远县南二龙乡境内。几千年来,人们已经接受项羽乌江自刎这种说法,项羽虽然败了,但是在精神层面他突破了成王败寇的限制,还是很多人喜欢他宁死不苟且的豪情与悲壮,这就足够了。历史的真真假假,谁能说清,有时糊涂一些,未尝不是件好事?更多历史地理文章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地图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